Archive for 6月 2012

令人心碎的《電影女孩》

經過三天的反芻,重讀了第二遍,我終於了解到自己為什麼會對於《電影女孩》的女主角這麼同情與疼惜。不僅是因為故事採取第一人稱敘述讓人彷若身歷其境,還在於從頭至尾女主角娓娓道來的口吻都彷彿仍停留在十二、三歲的「女孩口吻」[註一]。讀人真令人心碎啊! 故事中的女主角出生在礦區的一個小鎮。母親在父親發生意外後遠走高飛,留下四個較長的哥哥。因為家裡環境捉襟見肘,在只能派出一個人看電影的情況下,女孩說唱俱佳最後成了小鎮中人人口上的「說電影的那位女孩」。 可以想見的,在這樣一個物質條件缺乏,母親關愛不再的生長環境下,女孩曾表現地像男孩一樣倔強,也學著哥哥站著小便、坑殺蜥蜴。而在之後她的微小的、居家式的「表演事業」蒸蒸日上時,她才能一邊藉著觀賞電影進入一個理想、不虞匱乏的國度,開始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成長方式,也一邊透過自己的才能獲得彌補母愛般的掌聲。然而儘管如此,舞台下,當一個人默默落淚時,她想念遠方的母親,她懷念那過去會哄她睡覺,只對她說著羅曼史的母親,以及她們倆一同相處的美好時光。 難以忘懷的,故事的發展朝向一個幾乎沒有希望的地方前去。荒涼、落寞,親人一個個過世,中途接濟她的總管也離開這個國家。她一個人獨居在這幽靈般的小鎮。作者沒有交待這時女孩已多少歲數了,或許也已經不重要了。女孩為外地的女客導覽礦區的歷史,也介紹同樣成了歷史一部分的自己。在電視仍未普及之前,有位「說電影的女孩」,在這間房子裡拿著自己製作的道具演活了許許多多的電影。 如果說小說的使命之一有揭露殘忍、激發同情,那麼艾爾南.里維拉.雷德利耶所寫的《電影女孩》毫無疑問地做到了。這是一個淒絕的故事。礦坑的繁景和童年的溫暖俱時消逝,大時代和微小的個人一同葬送。小說家揭露殘忍的勇氣和能力令我驚訝不已。 [註一].
2012-06-29
Posted by Unknown
Tag :

金城一紀的《GO》

「每個與怪獸戰鬥的人,都得注意避免自己在戰鬥的過程中也變成怪獸。地獄窺探的太久,最後也會被地獄窺探。」 曾經從書中讀到,一本小說若有了好的開頭,便已經成功了一半。然而什麼是好的開頭?這樣的問題難道存有著標準答案嗎?我想是不會的,就像有人看到注音文的文章便會後倒退三尺,敬謝不敏。而對我來說,閱讀一本「讀來」破碎且冗贅的小說如同施行精神酷刑,令人惡夢連連。所以我的評鑑標準大多來自於「朗讀文字」時,舌尖上能否出現怡人的節奏感,倘若一本小說「富有節奏感」,那麼大多時候我便會掌握那份節奏自然地讀到最終章。您會說,這有什麼困難的,很多小說都辦得到吧?但事實不然,其實很多小說都失敗了。 金城一紀的《GO》,是第123回直木賞受賞作品。這樣的頭銜已經響亮地足以讓人另眼看待,但是,更讓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幾年後翻拍成為電影的「大暴走」,讓柴崎幸與窪塚洋介一同獲得第25回日本電影金像獎的新人賞,而飾演男主角的窪塚洋介也成了最佳男主角。 長得像筆者叔叔的窪塚洋介.
2012-06-17
Posted by Unknown
Tag :

安藤忠雄的「邊走邊想」

「就算規模很小,我也想要做出可以對全世界引以為傲的建築。」這就是我成為建築師的起點。」 ─ 《邊走邊想》安藤忠雄 當我駐足在府立陶板名画の庭裡,隨著階梯移動以不同角度觀賞名畫的複製品時,我察覺到了尺度的重要,一種唯有立體的建築才能呈現的震撼,非平面圖片可以比擬。這裡儘管佔地不大,卻有著無比的寬闊感,或許這可歸功於主體建築物的鏤空。盡頭處的巨大人工瀑布,平整而流水清澈,發出清亮的撞擊聲,我感受到一種自然的和諧,靜與動的微妙平衡。然而真正讓我不忍離去的是,儘管是規模很小的公共場所,卻創造出了一個成功而獨特的祥和空間。是的,祥和,這個字眼就是我在當時當地的真實感受。我感到內心相當的完整、平靜、祥和。 對了,難道我忘了說「府立陶板名画の庭」是安藤忠雄的作品? 安藤忠雄其人 安藤忠雄出生於1941年的九月,由外婆一手獨自帶大。居家附近是典型的下町環境,到處都是鐵工廠、棋盤店、棋石店、木工廠等等。從工業屬性的高中畢業後,開始接觸室內設計的工作,譬如像是餐廳、咖啡店的室內裝潢和家具。也就是大約那時開始,安藤忠雄開始了想要從事建築設計的野心,於是決定要透過大量申請「函授課程」來學建築的自學之路。 這裡有一則安藤忠雄親自口述的軼事,相當值得一提。某天,他跟外婆談了自己對於外來的想法,他說自己雖然沒有學歷,但很想要做建築方面的工作。而當時他的外婆聽到後只說了:「不要給人家添麻煩。要有責任擔當,遵守約定。堅持到底不能放棄。只要你能夠遵守這三點,就隨便你去做。」外婆的開明程度使安藤忠雄感到驚訝,這也難怪,因為就算是現今變遷快速的資訊社會裡,也不見得有如此自由放任子孫的外婆。然而,安藤忠雄的回答也相當妙。他聽完後只回答:「那麼,我就試試看」,便從此踏上了建築之路。真是個很有性格的回答。 22歲(1963年)他進行了一趟屬於自己的畢業旅行,開始了「環遊日本之旅」。從大阪渡海到四國、九州、廣島,然後移動到北海道。而此行的更重要目的是尋訪那些知名建築師親手設計的建築物。譬如由丹下建三先生所建的,位於香川縣的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,以及東京的代代木第一體育館。 24歲他更積極地進行了環遊世界之旅,這趟旅程花費了他所有的.
2012-06-16
Posted by Unknown

- Copyright © 2025 小寫人生 -Metrominimalist- Powered by Blogger - Designed by Johanes Djogan -